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

她不能移山,但她已發光--《三生三世 聶華苓》


「我是一棵樹。根在大陸,幹在台灣,枝葉在愛荷華。」--聶華苓

電影《三生三世 聶華苓》的內容大部份出自於聶華苓的回憶錄《三輩子》(聯經出版),走過時代變動的大風大浪,聶華苓舉重若輕地用淡雅的文字與三百餘張老照片,完成這本交織歲月和回憶的對照記。聶華苓在回憶中提及一些事件,關於自己的心情總是清描淡寫的,但從她對旁人反應的描述來看,卻因此顯得深刻。聶華苓的回憶錄是這部電影的骨幹,但電影的影像、聲音、音樂、人與人之間情感流動的真實捕捉則是這部電影的血肉。

《三輩子》《三生三世 聶華苓》,我們得以近距離窺見時代在這位女性身上的流動與變遷,她經歷過的種種,其實離我們並非如此遙遠。或許你我未曾親至她和保羅.安格爾在美國愛荷華主持「國際寫作計畫」,群聚過數百位來自世界各地作家的客廳,但我們可以透過影片中這些作家的訪談,當他們回憶過往在愛荷華的時光,對他們夫婦倆的印象,那些真摯的情感流露具體展現了聶華苓和保羅.安格爾的人格魅力及對文學的投入和奉獻。

聶華苓說:「我的一生不是那麼順的,但都和一個『外』字有關。在台灣,我是外省人;在台灣的外省人之中,我又是一個外人;在美國,我是一個外國人……總是『外外外』的。」但林懷民在訪談中說:「他們不是在辦一個冷冰冰的學術計畫,這裡面完全是人的來往,所以我常說,在柏林圍牆被挖下來之前,那座牆,其實早就在愛荷華先被拆除了。」聶華苓雖然在影片中說自己始終是個outsider,但在旁人眼中,她已超越了一切--文化的、國家的、政治的、歷史的、種族的、語言的、思想的情仇愛恨,悲歡離合的藩籬,展現出對「人」最全面徹底的終極關懷,除了人最真實純粹的情感本身,其他的都不是最重要的。

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蔣勳在訪談中說,當時埃及和以色列在作戰,來到愛荷華的埃及和以色列作家一見面就互扔酒杯,但經三個月交流後都在離別時抱頭痛哭。聶華苓和保羅.安格爾成就了一個讓所有人可以拋開一切,把真心話說出來彼此溝通交流的地方。

已是暮年的她說,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時光都在愛荷華這間屋子裡,她堅持要守在這裡,過完她最後的餘生,絕不進安養院。「這裡充滿我和安格爾的生活,支持我活下去。」1991年安格爾驟逝,她至今仍保留著當天的報紙,安格爾的書房和打字機也是原封不動,「整間屋子有我們和女兒、孫子、各國作家的回憶,好像時光還凝結在那一刻。」「保羅曾問過我,『有一天,留下你一個人怎麼辦?』我回答他,我們仍在一起。」

曾來過愛荷華的土耳其作家奧罕.帕慕克在《純真博物館》中的最後一句話寫著:「讓所有人知道,我的一生過得很幸福。」

相信這句話應該是對聶華苓這一生最好的註腳之一,她無比明媚絕美的一生,想必將深深觸動所有認識她或不認識她的人心中最柔軟的角落。


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

2012/11/21 Sigur Rós in Taiwan


Hoppípolla開始之後我就完全呆掉了,覺得人生是值得活的,相信音樂是真正偉大的,讓我甘願臣服,寧可渺小如蟻獸,被Sigur Rós的音牆一次又一次貫穿至死。末日何時來都無所謂了,今日我已經在一顆巨大的心臟中感受到生命的胎動,原來活著可以這樣,是真的,如夢之夢。

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

實體書店的優勢?

因為有書店同事又提到書籍折扣可以提升讀者購買意願/能力/率的問題,所以我寫了一些個人意見如下,在此也一同分享給大家:

我想先說一個自己的看法,我覺得折扣從來不是實體書店的優勢,折扣對我而言只是一種維持基本競爭力的手段(因為論折扣要找到比我們書賣得更便宜的地方實在太容易了),中文新書有折扣是因為其他通路多半都有,現在根本只是看讀者想去哪把書帶回家罷了。但誠品網路書店幾乎是只能跟人家打折扣戰,不過那是虛擬通路在現下一種不得不的競爭策略,在這邊我就不多談。

而實體書店的優勢到底在哪裡?

在於我們可以製造很多讀者非預期性消費機會的騙局。我們很難鎖定目的性讀者,因為他可以來我們店裡看他有興趣的新書,然後如果在其他通路這本書更便宜的話他就可以當場在網路上下單,如果他並不真的急著要立刻拿到書的話。但我們維持了這麼一個大的閱讀空間,人們多半會想走走看看,這時就可能有很多非預期性消費的機會出現。以自策展為例,假設該讀者預期買某本新書,而我們剛好將那本新書納入自策展的主題中,他如果不急,沒有這本書到手就走的打算,多半會停下來看看其他書,或許這些書其他通路也有,但當下有沒有更好的折扣就很難說,有沒有庫存也是另一件事,如果剛好他有興趣在這自策展中的其他書是外文書的話,那我們機會更大,因為我們店有的外文書,其他店,乃至於其他通路就不見得真的有(這時候折扣就不是最重要的事,因為其他通路連這本書可能都沒有)。

所以只要自策展的主題概念性極強極吸引人,我們就很容易留住讀者,讓他在我們這邊消費(在書店買書有時候不過是一種不期而遇的美好,雖然那是我們刻意製造出來的假象,但只要這樣我們就成功了)!

外文書絕對是信義店的優勢。有一件事讓我印象很深刻:我有一位在政大任教的友人,他某一天突然跟我說他不得不來我們店裡買書。我問他為什麼?他說,因為全臺灣只有我們這裡有他要的書。這時候他還會在乎折扣這件事嗎?

當然構成讀者會想在這買書的動機有很多種,這只是其中一種,我想強調的是,有時候折扣對讀者而言不是必要性的誘因,尤其針對外文書(的特殊性)而言更是。所以我個人不建議嗑外讀物下折扣,我們或許可以針對同事們選書的策略和是否要有主題性這件事,進行更多的加強與討論,重點和目的是要讓嗑外讀物更吸引人,我覺得沒有折扣的必要,本身就有特色或優勢性的東西,並沒有折扣的必要。

與其讓讀者因為這本書很便宜所以想買這本書,不如讓讀者覺得這本書實在太好非買不可;前者是有價可衡量,但後者卻是無價衡量的美好與珍貴。